框架


自從和家人表達想搬出去住的意願之後,幾乎只花一天就回到積極狀態.隨著我越來越了解躁鬱的我,就越來越能跟他相處.

跑到高雄去是我的防線,大致可以看出我的焦慮狀態會有的行為模式:
和熟人切割完全斷聯->跑去異地->嘗試新事物->認識新朋友->放空->看海->畫畫或寫作(整理自己)->準備回歸生活(但還是有所疑慮)

回到台中的時候,真的非常痛苦,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拉出我跟家人的距離.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對劃清界線這麼痛苦.比如說我真的很討厭我哥在我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碰我;我也很討厭我媽在晚上11點12點跟我說話(因為這樣我就得更晚睡覺).
一但我試著去拒絕別人,他們就會有受傷的感覺產生.我知道讓別人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是一件很危險的事.讓我覺得很煩躁的是那些期待根本是他們自己產生出來的,期待落空也不是我造成的,為甚麼要弄得好像我是兇手一樣.

TMD,我知道如果是我朋友發生這種事我一定會覺得幹嘛為別人受傷的感覺負責,感覺是對方的又不是我的.可是轉到我自己身上來,那種"犧牲小我,成全他人"的阿信性格就又跑出來.

不是我不好,也不是我拒絕他們的行為不好.只是拒絕他人還是讓我感到焦慮.同時我也知道如果我答應對方,又是委屈我自己,那麼我一定會在心裡暗自的驅逐這段關係.

所以這兩者都讓我覺得不舒服.幸好,我知道面對不舒服總有他的寶藏在.

剛剛拿我哥的帳號滑我的FB頁面,看到一年半前自己為暴食所苦的文字,忽然覺得這一年半來也真的是進步很多,雖然過程有很危險的情況,也有很崩潰的狀態,但我衷心感謝這個努力走到今天來的自己.

放張大海照犒賞自己(笑)


在八里的時候我拉開了跟家裡的距離,焦慮狀態就減少出現的次數.我很常在外面散步,統合整理自己目前的狀態.
敏感的特質讓我可以注意到自己當下的情緒,肢體擺放的位置,肌肉的緊繃程度,還有我最重要的情緒指標器官:胃.

婉婉老師說:"在語言或文字表達之前,我們就已經先有感覺.大腦還沒有為事件賦予意義,但細胞已經碰觸到觸發我們反應的事物.感覺不一定是真相,但他確實存在."

我以前選擇麻痺自己不要去看這些不在我的認知之內的事物,因為我不熟悉我害怕.
後來,我學會重新排列自己認知事務的方式,藉由改變自己的認知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至少對現在的我而言,因為這需要重新質疑自己所確信的,也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今天知道的,明天可能變成錯的;明天覺得對的,後天可能又被推翻)
所以我的朋友消遣我說怎麼常常在想通XDD.
把事情拉出來想,然後用不同的方式去想,去看待解決.每一種結果都有可能發生,而我需要時間去證實什麼是正確的推演路徑.
這是一種非常耗腦的習慣.但我也從中獲得很多樂趣.

比如說,我以前只跟已經交女朋友的男生做朋友,因為這種男生對我來說相處最沒有壓力.在八里的時候跟三個男生感情很好,一開始我以為三個都有女朋友所以做什麼都很自然.
後來我發現其中一個是單身,但是我對他的態度也沒有因此變得拘束還是打打鬧鬧的.
反例,大一的時候班上有個男生邀我出去,我當時不確定我對這個人的感受是什麼;後來他交了女朋友,我對他的感受也還是保持一致(有機會的話願意多了解),沒有因此疏離或比較放鬆.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有一個要點:基模.
以我自己的比喻來說,我有一個超大資料櫃,我每天都會把當天接受到的刺激拿來跟資料櫃裡的已知做配對,可以順利歸檔的,就沒事.無法順利被歸檔的,我就必須想想看是我原本的分類方式不夠完善呢?還是這個新刺激要帶領我去一個全新的領域.
可想而知每天都有讓我覺得很新奇的東西,當中也有些讓我困擾.而我的研究性格又會讓我想快速地弄懂這件事,所以我常常超出負荷的思考.
這個習慣讓我謙卑,因為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事.
這個習慣穰我富裕,因為知道自己正朝往一個更成熟的我.

用比較學術界的名詞是:扎根理論方法論 GROUNDER THEORY--找出甚麼對我而言是重要的
以Brené Brown的說法,這個理論有四項指標:
1.合適度:理論與資料相符.資料免強歸入預設或為了維持現有理論的完好而捨棄資料.

2.相關度:理論讓核心問題及流程出現
3.可行度:可以解釋發生了什麼事,可以預估會發生什麼事
4.可修改度:理論永遠不可能筆資料精確,所以當研究中出現無法歸類的資料,理論必須持續修改.


以周哈里窗來說,每個人都有:
 
面對盲目我跟未知我是最令我著迷的,因為這代表我的可能性很大.
小時候看到這個的時候覺得根本是廢話阿,沒想到現在看來自己當時真的太自大了.
當然這件事情有一個目前為止對我而言是困擾的問題:我很難也不太願意和別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原因很簡單,我變化的速度太快,我也不太知道怎麼跟對方解釋我變了不是因為你的關係,單純是我自己因應生命的時程所以轉變成這樣.然後這又回到開頭,我對拒絕的厭煩.
 
但我很高興的是看了兩本Brené Brown的著作後,我發現關係不單單是投射與投資(當然這兩個要素很重要),也有人類更細微的情感在背後運作.至少我很確定目前我可以在睡前和我朋友聊天而不會因此延後睡眠時間.
關於這兩本書,希望連假有空細讀再來寫讀書心得.
 
然後還有一個概念是我從黃士鈞的書學到的:並存.
我是個心裡有很多os的人,比如說我喜歡自己現在唸的科系,同時也很喜歡心理學.加上目前大三的課看起來蠻輕鬆的,所以有考慮要輔系心理.但同時我也想要打工還有玩社團(已經確認接副社了Orz),然後我就會覺得"阿~為什麼我有這麼多想做的事呢~"
一開始的時候我會強烈質疑自己念食品是否適合,但我後來意識到我可以用的句子是:"我喜歡心理,他在我的生活中給了我很多樂趣,同時我也很喜歡食品,雖然有些課讓我覺得有負擔,但這並不表示我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我清楚這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科系."
如果我願意多嘗試,我想輔系也很不錯.
再舉一個例子,我有的時候會找人抬槓,可是我其實是一個很討厭等別人的人.(因為個性一直衝XD),所以我找人的時候傾向確認對方目前的狀態是適合的,偏偏發達的網路讓我們根本看不見對方現在在做甚麼,所以我很少主動傳訊息.等別人回訊息給我讓我不舒服;被已讀不回我也不舒服(完全玻璃心~
可是有些人我又是真的想多了解,所以我還是會主動去認識.那麼我就必須這麼樣的自我對話:"等待讓我感覺沮喪,被固定在同一個地方,同時我也願意承擔風險去認識別人.我可能會被拒絕,但我願意面對對方可能不那麼重視我的事實.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比起傻傻地待在原地被人挑選更讓我覺得像我自己."
於是乎,認識人的渴望跟等待的焦慮就都整合在我之內.我渴望連結,同時我也害怕被拒絕.而我很清楚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即使害怕也仍願意嘗試.我不知道以後會怎樣,但至少此時此刻的我是平穩的.
 
最近發現打文可以更深度的整理自己,同時也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在下滑.我的身體在告訴我必須面對過去的一些課題然後還自己一個更加輕盈的心情.
我好像忘記自己一開始最想深入講的是什麼惹(笑
 
阿,框架.第一章相片好像是花蓮還台東?應該是花蓮.
我是要說,框架有時候會局限我們,有時候會成就背景.
真正的自由不是沒有框架,而是在框架中來去自如.(也就是自律但不苛求啦!)
晚安,我的身體嚴重抗議zzz



留言